美食家醫師/慈禧太后日日享用的御膳 長壽聖品燕窩

楊怡祥:慈禧太后日日享用的御膳 長壽聖品燕窩

【財訊673期 / 本院楊怡祥醫師】  發布日期:2022-12-04

左圖:燕窩盞、右圖:八五添第雞茸燴官燕

▲左圖:燕窩盞、右圖:八五添第雞茸燴官燕。(圖/楊怡祥提供)

中國食用燕窩的歷史始於明朝。元代賈銘的《飲食須知》一書中雖已有燕窩的記載,不過所指很可能是本土的毛燕窩,並非真正可食用燕窩。燕窩大約17世紀後期,開始從印尼雅加達運往中國,推測可能是鄭和下西洋時帶回,從此燕窩成為宮廷御膳。明朝的《宛署雜記》一書中提到南北官府的盛宴已有用燕窩製作的菜肴,沿襲至清代,仍是富貴人家獨享。清《閱世編》中說:「燕窩菜,余幼時每斤價銀8錢,然猶不輕用⋯其後漸長,竟至每斤紋銀4兩,是非大賓宴席,不輕用矣。」

袁枚在《隨園食單》中說:「燕窩貴物,原不輕用。如用之,每碗必須2兩,先用天泉滾水泡之,將銀針挑去黑絲,用嫩雞湯、好火腿湯、新蘑菇3樣湯滾之,看燕窩變成玉色為度。」又說,以3錢燕窩煮一大碗麵,好比乞丐賣富,反露貧相。清朝乾隆皇帝每日清晨御膳之前,必空腹服一大碗冰糖燕窩,午、晚膳也經常出現燕窩炒雞、鴨絲、燕窩燴鴨子等菜肴,連下江南100餘天,菜譜中竟出現兩百多道燕窩料理。

清代宮廷飲食 常見燕窩料理

清代宮廷燕窩常配雞、鴨、鹿尾,搭得最多的還是鴨子,如秋梨鴨子燕窩、清蒸燕子燕窩等。光緒皇帝、慈禧太后的御膳也不可一日無燕窩。據記載光緒10年10月7日慈禧早膳為例,一桌30道菜,其中7道有燕窩,如燕窩白鴨子、燕窩拌白菜、燕窩溜雞鴨、燕窩炒雞絲等。蔣夫人宋美齡女士92歲高齡赴美定居時,華航專機隨行行李中,也運去一大箱燕窩以為平日滋陰潤肺之用。

燕窩一般分為白燕窩與血燕窩,血燕窩價格較昂貴;現經研究已知血燕窩的形成並非如坊間所流傳燕子嘔心瀝血之作,而是所食食物中含有硝基酪氨酸才呈現紅色燕窩。野生金絲燕窩多築在悶熱、潮溼的東南亞印尼、馬來西亞、泰國、越南等洞內或懸崖峭壁上,採集相當危險,故產量不多,物以稀為貴。金絲燕每年12月至次年3月從西伯利亞等地飛到東南亞繁衍後代,其喉部黏液特別發達,能分泌大量富含膠質的唾液配合絨毛、草葉築窩以為幼燕的棲所,約需時20多天始能築成。一對燕子1年可產3次蛋,每次2枚,故每年最多可築3盞燕窩,故名為燕盞。幼燕在燕盞須待2、3週孵化,45天會飛後,燕盞就會被棄置,此時工人才准採摘,燕盞內尚有待孵蛋的或有雛鳥的都不能缺德強採。

自從20世紀印尼華人發現金絲燕會飛入屋內的橫梁上築窩,於是便發明了模仿山洞環境的燕屋,提供野燕築巢棲所。燕子白天依然自行在外覓食,晚間會飛回燕屋倒掛休息,為了吸引洞燕大量前來燕屋築巢,業者甚至播放足以吸引金絲燕聲頻錄音,增加誘燕效果。屋燕比在惡劣環境下的洞穴清潔舒適且能避風擋雨,野燕自然樂於棲息,從此產量大增,目前市面百分90燕窩皆出自屋燕。

上好燕窩盞形要大而厚,每盞至少7、8公克,寬度5公分(俗稱5A品質),罩杯兩端距離愈近愈好,顏色要呈乳白或淺灰,纖維要肥厚密實,優質燕窩泡水4小時可膨脹8倍。野生燕窩以洞穴外懸崖峭壁所產者最貴,世界品質最好的燕窩公認是越南會安(包括歸仁、芽莊)海岸峭壁的安南燕窩。燕窩厚實而內有網絲,泡水可膨脹8~10倍,口味清香,1年兩產,占全球產量不到2%。行家說:「沒吃過會安燕,別說吃過燕窩。」1斤600公克,索價就要16萬元台幣。

燕窩本身無味,完全要靠杏汁、椰汁、紅棗、冰糖提味,也唯有做成甜湯才能令舌頭展現味覺,這是一道完全靠舌頭觸覺的名菜。但近年來暴發戶尚不滿足,於是為誇敬客之意,各高檔餐廳紛紛推出鹹料理。如香港「家全七福」推出豬肚鳳吞官燕,把燕窩鑲滿已去骨之稚雞肚內,然後以豬肚包著雞,放在高湯內慢燉;也有餐廳推出鵝肝燴官燕、松露雞汁燴官燕及官燕鑲鳳翼等毫無可取之處,完全違背袁枚所強調:「此物至清,不可以油膩雜之;此物至文,不可以武物串之。」

▲木瓜燕窩盅。(圖/楊怡祥提供)

▲木瓜燕窩盅。(圖/楊怡祥提供)

自製燕窩羹 注意水量、火候

台北「天廚菜館」有一道「玉燕羹」,用油條、雞茸、玉米加燕窩,侍者會當面把整盤雪白燕窩倒入熱湯中以昭大信,可見燕窩入鹹菜,完全靠視覺而非味覺。香港「福臨門」甜點椰盅燉官燕別出心裁,把椰殼內椰水抽出以椰奶、燕窩代之;也有店家推出青木瓜盅燉官燕,把鮮奶、冰糖、燕窩先隔水燉煮,再注入已掏空瓜肉一半之木瓜內,再蒸5分鐘,和軟爛瓜肉共食。

一盞燕窩至多可加200、300毫升礦泉水(每公克兑50CC水)才不致太稀,切記燉煮時間不要超過40分鐘,否則燕窩會融成水,不但口感盡失,蛋白質也為之破壞。一般文火隔水燉煮30分鐘足矣,燉煮時間長則口感較糯軟,時間短則爽脆,惟千萬別直接加水滾煮。

【中山醫院關心您的健康!呼籲您定期健康,生活有保障。】

    楊怡祥醫師介紹          聞原文連結          回本院官網首頁

台北中山醫院FB粉專 台北中山醫院LINE粉專 台北中山醫院新聞專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