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痛分2類 搞錯止痛藥愈吃愈沒效

經痛分2類 搞錯止痛藥愈吃愈沒效

【人間福報】  發布日期:2025-04-04

不少女性在月經來臨前會出現乳房脹痛、煩躁易怒、睡不好、甚至頭暈惡心。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表示,西醫將經痛分為兩種「原發性經痛」以及「續發性經痛」。

原發性經痛多數發生在青春期後數年,月經來潮時,疼痛感可以透過服用止痛藥而改善,原發性經痛者如果每周能做至少兩次的有氧運動,能大幅改善;續發性經痛大多是與器質性病變有關,如子宮內膜異位症、子宮肌腺症、子宮肌瘤等,部分患者會從月經來潮前就開始感到疼痛,月經來時仍持續,且止痛藥會愈吃愈沒效。

續發性經痛難以透過運動改善,需對症下藥解決病灶,導致續發性經痛的其中一項原因「子宮內膜異位症」,可透過使用針劑藥物柳培林或是口服藥物異位寧、佑汝等改善,使用藥物期間,異位的內膜會縮小,降低不適感,但對部分患者而言,藥劑會產生類似更年期症狀,出現熱潮紅、失眠等不適。

而其餘造成續發性經痛的疾病,若過於嚴重,會採取手術,將病灶切除,若有生育需求者,會先將子宮減積,待完成生育後,還是飽受經痛困擾建議將整個子宮切除。

中醫師張家蓓表示,如果因為子宮肌腺症、子宮肌瘤等引起經痛,難透過調理體質改善疾病,建議尋求西醫協助治療。

患有子宮內膜異位或是肌腺症者,通常這類患者將作息調整為正常後,如睡飽、減少生活壓力等,不適症狀可獲得明顯改善,至於中醫的調理則可幫助改善經前症候群以及人體的體質。

張家蓓說,以中醫的觀點月經不順與「氣血陰陽失調」有密切相關,主要分為四類:氣滯血瘀、寒凝胞宮、溼熱瘀阻、肝腎虧虛,需要透過辨證論治,釐清患者體質對症下藥。

【中山醫院關心您的健康!呼籲您定期健康檢查,生活有保障。】

       郭安妮醫師介紹          新聞原文連結          回本院官網首頁     

         本院FB粉專            本院LINE粉專            本院新聞專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