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易誤解】網傳退化性關節炎與腸道有關?相關成分為動物實驗、尚無適應症!專家詳解

【易誤解】網傳退化性關節炎與腸道有關?相關成分為動物實驗、尚無適應症!專家詳解
【MYGOPEN】  發布日期:2025-04-28

你可以先知道:

(1)退化性關節炎病因多,半月軟骨磨損、或是傳言所說的細胞激素降低發炎都是相關途徑之一,傳言只講單一面向,易使大眾誤解病因過於單一,具誤導性。

2)傳言所提的研究出處雖為知名期刊,但有關人類的是病例資料分析、無法證明因果關係,而實驗操作的部分為動物實驗,不能推論為人體有同樣效果,傳言不講其中的差距,屬於錯誤資訊。

(3)傳言說 GLP-1 保護軟骨、修復關節,但專家表示,GLP-1 能降發炎,但目前適應症並不包括關節炎,傳言說法錯誤。

網傳「膝蓋痛、退化性關節炎與腸道有關」的內容,引述相關研究指出,退化性關節炎除關節磨損外,亦可能與「腸道—關節軸線(gut-joint axis)」異常有關,該軸線串起腸道菌、膽汁酸代謝、內分泌調節與關節修復能力。然而,專家指出,腸道健康主要與細胞激素活化免疫、調節發炎有關,傳言將「降低發炎」誤解為「直接修復關節」,屬錯誤說法。此外,傳言中提及的 UDCA 為肝膽用藥,GLP-1 則為治療肥胖、糖尿病及腎病的藥物。傳言引用動物實驗結果,去說明未獲藥證適應症許可的疾病,不僅容易誤導大眾,亦有變相鼓勵「仿單標示外使用」之嫌。

網傳腸道與關節關係的影片?

原始謠傳版本: 原來膝蓋痛、退化性關節炎,竟然跟腸道有關

主要在社群平台流傳這段影片

查證解釋:

(一)關節炎病因多 磨損、細胞學都是途徑之一 傳言提到「膝蓋疼痛與退化不只是單純的磨損,而是腸道 - 關節軸線出了問題」。MyGoPen 致電諮詢臺北市中山醫院骨科醫師、長庚大學助理教授王瀅智,他表示傳言提到腸道跟關節的關係,其實主要的重點是在胃腸道吸收、影響細胞激素(Cytokine),而細胞激素的分泌可能活化免疫、調節人體的發炎反應,所以連結到各種與發炎物質堆積有關的疾病,例如退化性關節炎等等,傳言所採取的說法,是走細胞學的領域,而不是走骨頭機械性磨損的方向,但是造成疾病的原因包括各種不同方面的因素,各方面都有可能只是其中一個「途徑」(pathway)、又各有不同機轉(mechanism)。傳言凸顯、強調單一面向,相關說法易造成誤導。

(二)傳言出處為動物實驗 不能推論為人體有同樣效果 傳言提到「該研究分析超過 1800 位人類的代謝體資料」,「動物實驗中顯示:當老鼠補充 GUDCA,關節退化明顯減緩」,以及「研究還發現,在一項追蹤近 6000 人的分析中,服用熊去氧膽酸(UDCA)的患者,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風險顯著下降」。MyGoPen 查詢傳言所說的出處為 2025 年 4 月發表於《科學》(Science)期刊的「透過 GLP-1 介導的腸關節軸治療骨關節炎,靶向腸道 FXR 訊號」。

王瀅智指出,從上述傳言的內容就能知道,研究中提到的人類部分是透過病例資料分析,這種回溯性的分析難以確認因果關係,而實際操作的是使用實驗鼠,也就是所謂的動物實驗,從動物實驗到人體臨床實驗有相當遙遠的距離;此外,傳言出處是中國一間大學所做的研究,王瀅智指出,比較好的方法是再看一下全世界其他的研究,有沒有同樣的結果或結論,多方參考比較。

三)GLP-1 為明星藥物 適應症不包括關節炎

傳言提到「腸道的 GUDCA 濃度不足,腸道的 FXR 受體就會被過度活化,壓抑腸道細胞分泌 GLP-1」、「追蹤近 6000 人的分析中,服用 UDCA、也就是 GUDCA 前驅物的患者,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風險顯著下降」。王瀅智指出,這串路徑只是生理學上的途徑,民眾未必能夠、或是需要瞭解這麼細節的研究過程,更何況就像傳言所說的「UDCA 是處方藥,不可隨意濫用」。

此外,傳言提到「GLP-1 就是這條路徑的靈魂人物」、「更會默默地循著血液進入關節,發揮抗發炎、保護軟骨、修復細胞的作用」。王瀅智強調,GLP-1 跟發炎物質有關,發炎物質會透過全身循環到處跑,不會只有在關節,所以不管是腦部疾病、心血管疾病都有可能相關,GLP-1(Glucagon-like peptide-1,胰高血糖素樣肽1)是一種腸泌素(incretin),GLP-1之所以很有名,是因為應用在減肥上,目前已經被國際上核准的適應症範圍除了成人減重外,還包括第二型糖尿病(T2D)和慢性腎臟疾病(CKD),就像大家都知道的,減重有助於緩解退化性膝關節炎,越胖的人膝蓋承受的壓力越大,爬樓梯是體重 4 倍的壓力、跑步大概 10 倍,體重越重、對膝蓋的需求越大,但是如果膝關節本身以及周邊的肌力不夠、那就是供給有限,這是身體的需求跟供給之間的拉鋸,所以如果能減重,就有降低需求的效果,延緩病程發展或惡化,而如果能鍛鍊膝關節周邊肌力則是增加供應,以 GLP-1的角度來說,只能說是透過減重達到「間接」幫助退化性膝關節炎、減少需求,GLP-1 在關節炎當中並沒有增加供應的角色。

王瀅智表示,GLP-1 的角色是關節在產生發炎物質時,能減少發炎物質的產生跟堆積,進而有減緩關節炎發生或是惡化的效果,所以如果一個體重正常、患有關節炎病人想要打 GLP-1 治療關節炎,王瀅智認為是大砲打小鳥、並不需要,想要減少發炎、治療關節炎已有很多藥物,例如 COX-2 抑制劑、或是其他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(NSAIDs),這些臨床上已經廣泛使用的藥物都有相當不錯療效,GLP-1 的核准適應症目前並不包括關節炎。

(四)腸道菌降發炎 但與修復關節無關

傳言提到「不是膝蓋撐不住,而是修的能力被關掉了」、「這套修復機制,關鍵來自腸道」,傳言提到「從腸道保健做起:多吃發酵食物、補充益菌與益生原,讓腸道菌重啟修復功能」。王瀅智強調,腸道健康還是回到降低身體發炎的途徑去解釋,民眾對「修復」的理解各有不同,對一般人來說修復是指讓關節、肌肉休息,恢復過度使用前、原本比較好的功能和能力,所以腸道菌、益生菌與降低關節發炎有關,但與關節修復無關;王瀅智以已經有關節炎的病患為例,透過熱敷能有止痛、緩解不適的效果,雖然對於病灶的本身沒有實際改善,磨損的墊片、也就是半月軟骨本身不可能透過熱敷可逆,熱敷不能處理疾病本身、但能處理疼痛感,這樣實際上並不算修復,同樣的,腸道菌就算降低發炎、緩解疼痛,也不能說是修復關節,傳言說「腸道菌重啟修復功能」為錯誤訊息。

王瀅智提醒民眾,想要善待關節、保養關節,除了適當、充分的休息以外,想要關節不要磨損得太快,還是要從減少需求、增加供應做起,就是讓關節的工時不要太長、工作量不要太大等等,比如說不要去做一些高強度的跳躍或是運動,打打公園盃、老人盃 、菜市場盃就好,維持穩定的運動習慣、保持肌肉量,循序漸進地增長運動時間、增加運動強度,遠比偶一為之的激烈運動、或是假日運動員還要更有意義。

結論

總結而言,傳言說法引述的研究有關人類的部分為回溯性資料分析、無法確認因果,而有關實際操作、控制變數的部分為動物實驗,不能推論為人體有同樣效果,傳言只說研究結果,不說明這些細節及意義,易造成誤導。

傳言有關 GLP-1 的部分,GLP-1 有降發炎的效果、但與修復關節無關,傳言說法錯誤。而且目前 GLP-1 被國際上核准的適應症並不包括關節炎,不管是 GLP-1 或是 UDCA,傳言說法隱含變相鼓勵「仿單標示外使用」(off-label use)之嫌。

衛教資源: 國健署 - 健康好「膝」力 運動會讓關節受損,增加罹患關節炎風險嗎?

諮詢專家: 臺北市中山醫院骨科醫師 - 王瀅智

【中山醫院關心您的健康!呼籲您定期健康檢查,生活有保障。】

       王瀅智醫師介紹          新聞原文連結          回本院官網首頁     

         本院FB粉專            本院LINE粉專            本院新聞專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