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路瘋傳在小拇指貼上退熱貼能幫助睡眠,專家提供3原因,解釋此現象,但也提醒2種情況較適用,而且1類人誤用可能適得其反,睡得更不好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網路瘋傳在小拇指貼上退熱貼能幫助睡眠,專家提供3原因,解釋此現象,但也提醒2種情況較適用,而且1類人誤用可能適得其反,睡得更不好。

【康健雜誌 / 謝佳君】  發布日期:2025-10-20

台灣有「安眠藥王國」之稱,許多人受失眠、睡不好所擾,最近有日本網友分享將退熱貼固定在小拇指,獲得一夜好眠,吸引不少台灣人跟風實測,有人直呼相當有效,「睡到不知天地為何物」,但也有人直言沒感覺。

這樣的助眠妙方真的有效嗎?是否有相關科學依據?如果想嘗試,又該注意哪些事?《康健》訪問專家解惑。

醫師指出,目前沒有研究證實小拇指貼上退熱貼能幫助睡眠,但也許能幫助分散注意力、降溫、或有中醫退心火的作用。圖片來源 / Shutterstock

心理安慰作用?3大原因可能有助眠效果

據日本網友解釋,小拇指的反射區跟心臟、腎臟、自主神經有關,貼上退熱貼可以鎮靜過度活躍的神經或釋放壓力,進而幫助睡眠。

《康健》訪問睡眠專家和中醫師,均認為這樣的解釋有點過度放大,目前沒有任何醫學證據證明,退熱貼在小指能調整睡眠中樞、改善睡眠,更多是個人經驗或安慰效應。不過,背後也許有以下3點原因,可說明這樣的助眠現象:

1.散熱降溫

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資深主治醫師呂秉勳表示,過去有澳洲學者發表在國際期刊的論文指出,入睡前,四肢末端皮膚溫度略升,接著慢慢散熱,有助身體核心溫度降低,幫助入眠。此外,也有實驗直接將額溫貼貼在額頭或頸部,透過控制額溫或頸部溫度來幫助睡眠,而且中央體溫的調控散熱比末梢皮膚來得快。

因此,退熱貼貼在小拇指也是從末端散熱,降低核心體溫,促進睡眠啟動,這也是為什麼睡前泡腳也能幫助入睡,讓睡眠更安穩。

思維連鎖睡眠醫學中心總院長、耳鼻喉科醫師江秉穎亦表示,如果睡眠環境溫度高,退熱貼或許可以幫助散熱、放鬆交感神經,讓身體和情緒較穩定,但無法達到「鎮靜」效果,而且單就散熱而言,貼在額頭的效果較明顯,貼在小拇指的效果非常細微。

2.洩心火

呂秉勳表示,小拇指分布2條重要經絡,包括心經和小腸經,中醫認為,「心主神明」,失眠多與心經氣血不暢有關,心火旺盛、思慮多的人睡眠較差,因此在小拇指貼退熱貼,帶來涼感與壓力刺激,可視為一種溫和的穴位冷敷刺激,而且中醫的五輸穴之一「井穴」就在手指,有神經調控、消炎鎮痛作用,所以在手指末端退熱降溫可能也有安定作用。

3.分散注意力

更大的作用應在於,小拇指貼退熱貼能幫助分散注意力。江秉穎認為,許多睡不好的人躺在床上,常執著於睡不著這件事,而小拇指貼了東西,加上溫度的變化,能讓人轉移注意力,當大腦放鬆,身體其他部位也會跟著放鬆,也許有改善睡不著、睡不好的效果。

耳朵神經分布更貼近中樞和腦部,也有穴位更常被臨床用於助眠、安神、減壓與調整自主神經系統。圖片來源 / Shutterstock

燥熱、心火旺較有用!體質虛寒恐讓睡眠更差

雖然小拇指貼退熱貼看似能幫助入眠,但江秉穎說,前提必須是睡眠環境溫度較高、不適合睡眠。因為小拇指並不如網友所言,連結這麼多器官,反倒是耳朵神經分布更貼近中樞和腦部,跟中醫穴位的理論不謀而合。

體質偏燥熱、女性更年期、或月經黃體期較燥熱時,小拇指降溫散熱可能才會助眠;如果屬於血虛或陽虛體質者,退熱貼不僅效果差,還可能讓末梢循環更差,睡眠品質更不佳。

雖然中醫觀點心經和睡眠最相關,半數以上睡不好的人可能和心火旺盛有關,但如果是肺經熱盛,在小拇指貼退熱貼的效果可能就不大,得取肺部穴道來散熱退火。若要改善睡眠,呂秉勳建議,耳穴包括耳神門和腦點,更常用於助眠、安神、減壓與調整自主神經系統。

還要注意的是,江秉穎提醒,如果皮膚有開放性傷口,貼退熱貼可能有感染風險或過度悶熱潮濕的問題,建議不要貼整晚。此外,退熱貼大多含薄荷醇、酒精、水凝膠等成分,皮膚敏感的人貼太久也可能不舒服。

江秉穎和呂秉勳均強調,造成失眠、睡不好的原因相當多,還是要找出根本原因對症治療,才能真正改善睡眠,擁有一覺好眠。

 

【中山醫院關心您的健康!呼籲您定期健康檢查,生活有保障。】

       江秉穎醫師介紹          新聞原文連結          回本院官網首頁     

         本院FB粉專            本院LINE粉專            本院新聞專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