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榮堯精益求精 給病人更好服務

黃榮堯精益求精 給病人更好服務

【中時新聞網 / 李念庭】  發布日期:2025-11-23

今年71歲、書田診所泌尿科主治醫師黃榮堯,是書田診所民國82年創立初期的元老成員之一。從醫45年,他見證泌尿科跨時代的進步,也深耕攝護腺肥大治療,以多篇「銩雷射攝護腺剜除手術」研究,獲國際肯定。為人低調的他,始終秉持「精益求精」信念,力求提供病人更好的服務。

黃榮堯說,讀書時對解剖有興趣,因此進入外科,也為此感到自豪,民國69年自國防醫學院畢業後,在泌尿科主任陳宏一邀請下,踏入泌尿科,並進入臺北榮總。30多年前,他跟隨北榮泌尿科醫師陳明村、張心湜,一起到書田診所。

與大醫院相比,基層診所門診多以攝護腺、結石問題占大宗,而作為資深醫師,黃榮堯也見證攝護腺肥大治療變革。他以「水溝」比喻攝護腺,當土石堵住(肥大)就會導致水流(排尿)不順,最早必須掀開水溝蓋(開肚),工程浩大,病人易出血、術後照護需2周。

隨著技術進步,出現經尿道攝護腺刮除術,如同竹竿伸入水溝刮土石,但過程較粗糙;約20年前雷射手術問世,以高能量燒掉土石,接著又出現更精準技術,能順著水溝壁邊緣將土石剝離,如此一來復發率降低、出血少、傷害更小,效果也更好,病人住院2天就能回家。

2017年,黃榮堯在世界內視鏡醫學會,發表首篇「銩雷射攝護腺剜除術」研究,隔年登上國際期刊;2023至今,也和書田後輩張雲筑醫師,將「銩雷射攝護腺剜除手術併行膀胱頸黏膜保留技巧」研究帶到歐洲、日本、韓國等國際舞台,深獲肯定。

黃榮堯說,比起「剜除」,他更常以「剝離」形容此術式,原理類似剝橘子,釜底抽薪、完整移除攝護腺肥大部分,由於是微創技術,也完全沒有傷口。他提醒,攝護腺肥大是長壽病,愈來愈多男性有攝護腺問題,日常可從減少夜間飲水、少喝酒或咖啡改善。

一路走來,黃榮堯感嘆,要感謝的人太多,帶他入門的陳宏一老師,北榮張心湜、陳明村主任,及時任高雄榮總院長黃榮慶,也非常照顧自己。如今,黃榮堯也提攜不少後輩,他認為「只能身教不能言教」,自己先做好榜樣,學生自然邊看邊學。

已屆古稀之年的黃榮堯,每周固定打高爾夫球、重訓,維持體力,「這是外科醫師的基本」。回望45年行醫路,黃榮堯認為,悲天憫人是做醫師的基本,還要精益求精、不停學習,時代不斷進步,自己也要與時俱進,提供病人更好的服務。

【中山醫院關心您的健康!呼籲您定期健康檢查,生活有保障。】

       黃榮堯醫師介紹          新聞原文連結          回本院官網首頁     

         本院FB粉專            本院LINE粉專            本院新聞專區